close

『嗯嗯』的變化 一目瞭然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!「寶寶一天便便五、六次,到底正不正常?」「寶寶便便怎麼稀稀糊糊的?」「寶寶便便什麼時候才會成形呀?」寶寶的『嗯嗯』大事,常是許多新手媽媽關心的問題,其實想知道寶寶的排便是否正常,只要掌握:便便的顏色、黏稠度(硬度)、與次數等三要素,就能掌握便便是否正常,進而了解寶寶健康喲! 要素1.察「顏」觀「色」 ◎正常的便便顏色 寶寶出生後三天,排出的便便稱為『胎便』,沒有臭味、外觀呈墨綠色黏稠狀;二至五天後逐漸轉淡,母奶寶寶的便便多變成金黃色或淡綠色,配方奶寶寶的便便則呈黃色或墨綠色;直到6個月以後,因食物種類變化(寶寶開始吃副食品),便便才會逐漸變成棕色或咖啡色。有些寶寶的便便較綠,是因為寶寶本身膽汁分泌及消化未成熟的因素,過了這個過渡期就會消失,爸比媽咪不必過度擔心。 ◎異常的便便顏色 包括鮮血般的紅、黑色以及灰、白色,因為它可能象徵腸胃道出血或膽道阻塞、閉鎖等問題,這時就要立刻到醫院讓醫師檢查治療,以掌握第一就診時機喔! 要素2. 黏稠與硬度 便便的黏稠與硬度可分為七級,分別是硬、軟、稠、糊、粘、稀、水。糞便太稀或太水,通常是腸胃炎或消化吸收不良;至於便秘,目前有增加的趨勢,除了少數病理性的原因,其實,便秘寶寶最常見的還是功能性的問題,也就是胃腸道蠕動過慢,排便功能較差。此時最好的改善方法,就是讓寶寶攝取足夠的水分及纖維質,或是增加寶寶腸道益生菌,哺餵母乳是改變寶寶腸道菌叢生態最好的方法,因為母乳中的益菌保護效應與營養,可幫助腸胃道中的比菲德氏菌生長,進而調整寶寶消化道機能。 要素3.次數次數方面,新生兒一天3~9次都算正常,且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比喝配方奶寶寶多;滿月後,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,從一天解3次到三天解1次都算正常。 總而言之,觀察寶寶排便,只要掌握便便的「顏色」、「黏稠度」和「次數」三大要點,就可以輕鬆掌握寶寶腸胃道的訊號;寶寶的便便順暢了,自然就能長得又高又壯囉! 文章取自HA寶寶健康成長俱樂部 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b24218 的頭像
    bb24218

    除蟲

    bb24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